18055196136

您的位置: 首页 律师文集 律师文集

包公祠里的“包公”哪里去了?

发布时间:2024年03月25日 来源:上海合同诈骗罪律师
[导读]:包公祠里,大姐一哭,众人皆痛。冤民效仿,来祠哭诉,包公被移,无处可哭。经济下行,卷到不能动弹,看不到多少希望的时候,情绪需要出口,冤假错案需要出口,百姓需要看到公平正义的希望。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,看见包公,忍不住痛哭。如果情绪得到宣泄,在这里找到一点点慰藉,也是好事。但是,突然地,包公人像被搬走了,不见了。

包公祠里,大姐一哭,众人皆痛。

冤民效仿,来祠哭诉,包公被移,无处可哭。

经济下行,卷到不能动弹,看不到多少希望的时候,情绪需要出口,冤假错案需要出口,百姓需要看到公平正义的希望。

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,看见包公,忍不住痛哭。如果情绪得到宣泄,在这里找到一点点慰藉,也是好事。

但是,突然地,包公人像被搬走了,不见了。连最后一个可以哭诉的地方都没有了。

试想,如果当地不是把这个移走,而是疏导群众,有序排队,尽情哭诉,甚至提供相应的生活帮助,是不是可能因此而给一些人带来精神慰藉,不能不说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善事。

试问,如果包公他老人家在世,是否愿意听听民众疾苦?会不会给大家设置专门的场所,解决实际问题?会不会把自己这个旅游景点通过断电等方式,阻止群众?

再问,如果包公在世,他会不会允许出现如此多的冤假错案,还把百姓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个哭诉的地方搬了?拆了?

很久很久以前,还很落后的年代里的大禹同志在治水的时候就说,治水,在疏而不在堵。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也说,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。何况防民之哭呢?如果不是太过悲伤,谁会大厅广众面前失声痛哭?

那些认为自己的案子被冤,去申诉上访的群众,那些因为申诉上访被抓,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入狱的群众,那些喊冤无门,不得不跪倒在包公像前,痛彻心扉地哭诉的群众......先不说是不是冤案,只要他们认为被冤,就应该有正常的说理的通道,而不是多次申诉无门之后,被关进大牢。

就像我的一个客户,他不认罪,是因为真心觉得太冤了。虽然,我坚定地做无罪辩护,但我还是不敢过于乐观,我说,案子已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,现在是法院审判阶段,想拿到无罪判决,几乎不可能。

他说,不会的,法院不就是让老百姓说理的地方吗?

这句简单的话,听的我感慨万千。竟然还有这样质朴的群众,竟然还天真地相信他的案子真的可以判无罪。这不正是司法人员孜孜以求的吗?百姓的信任、期待,百姓对法律的信仰,对司法权威的高度认同,不正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吗?

是谁在撕毁它?

对这样的当事人,我们的司法机关是否能够确保实事求是、严格依法办案?对当事人和辩护人提出的如许多的无罪证据,能否坚持法律原则,守住职业底线,给一个客观公正的判决?

我不知道。只能等待。

我不敢期待一个无罪判决,只怀着微茫的希望。

如果最后判有罪,甚至是实刑,将会给当事人怎样的打击?他对法律的信仰,对司法机关的信任,对公平正义毫不犹豫地期待,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个案件而翻转?会不会也因此走上申诉上访之路?我不知道。

但我知道一个公正的判决,会让蒙冤者得到抚慰,真正的犯罪受到惩罚,从根本上修复受伤的社会关系——这才是最高级别的修复。

至于调解,和稀泥,利用信息差,采取各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,强制案结事了,息诉罢访,可能适得其反。

百姓需要的不是一个端坐庙台之上的包公人像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,作出公平公正裁决的司法人员。

Copyright © 2008-2020

上海合同诈骗罪律师

版权所有|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:闽ICP备08005907号 网站支持:大律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