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55196136
程纪念律师
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
13101202311576402
18055196136
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一号港汇恒隆广场一座36层
遇见李扬律师
作者:程纪念
虽然站了几年讲台,做了十几年检察官,但是转行律师,还是很难适应。
比如,如何以律师而非检察官的身份跟公安和监委、法院沟通,甚至与检察官的沟通,也变得小心翼翼,担心一个不小心就掉坑。尤其法庭上,跟检察官斗的不可开交,恍惚间,好像跟自己交战。
尺度如何拿捏,策略如何贯彻到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工作中,确实很迷茫。
解决迷茫和焦虑的最好办法是:学习。
于是,到处找大咖律师的辩护词,庭审视频,突然就看到了李扬律师的一个视频,我被她简洁有力又极具逻辑性的辩护吸引。顺利成章地找到了她的视频号,然后就跟着她的直播一直听下来。
她直播时,讲课从不藏着掖着,咨询从不拖泥带水,回答问题干净利落。
这份干练和从容,自信和坚定,深刻地影响了我。
我知道这些品质的背后,是极致专业和对万事万物的豁达,是对刑事辩护恒久不变的激情,更是对弱势一方发自心底的悲悯——刑辩人注定不被多数人理解,但越是不被理解,越需要坚持——说使命担当也好,说匹夫有责也好,认定的事情,就all in。她甚至辞去了大学教师的身份,专注于刑事辩护,只为拯救更多被冤之人。
说实话,我辞职出来,并没有多高远的志向,只是觉得体制内待的太久,想要自由的心再也无法压抑,无论如何都要换种生活方式,没有太多使命担当的想法。
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接触的案件和当事人增多,思想逐渐发生变化。
冤假错案给当事人和家属带来的灾难太过深重,绝非普通人能够承受。
逐渐地心生悲悯,慢慢的刑事辩护成了不二选择。
当我把一个被逮捕后可能判处十多年有期徒刑的年轻人取保后,看到他和他的家人从死亡边缘重新回归正常生活;
当一个被告人第二次因为同样的行为被移送起诉后,我帮他做到不起诉,保住了濒临破产的家;
当我把一个检方建议实刑的案子做成免予刑事处罚;
当我拼尽全力为另一个当事人争取无罪,他和家人脸上欣慰的笑......
慢慢的,我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,我想帮更多的人,更多的家庭。
我明白没有能力改变太多,但只要能帮到一个具体的人,一个具体的家庭,我的人生就有巨大价值。
想要帮更多人,就必须有更强的专业和更坚定的信念。李扬律师的直播给了我专业和技术,也给了我信心和信念。她成了我刑辩路上的灯塔。
不管是做老师,检察官,还是律师,从未想过,能有机会遇见一个从内到外都让我如此折服的人。
我把她直播间讲的方法,结合自己的经验,运用到案件中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她的每场直播,每一个视频,我都跟着学习。
在我心里,她是我的老师,但一直不好意思这样称呼,毕竟她不一定认我这个学生啊。
但今天我可以理直气壮地称她为李扬老师了——作为学员代表,给她献了花,还有图片为证。她不能不认我这个学生。虽然我比她还大几岁,但我心甘情愿做她的学生。也许将来某一天,我就跑来北京投奔她了。谁说的准呢,哈哈。
终于等到了她的线下课。我昨天的文章《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| 北京刑辩班培训记》里有提到,我是多么热切地渴望线下聆听她的课程。
这门课叫—《刑事法庭辩护的 基本策略与核心技能》,是律师的核心技能,也是她第一次公开场合讲。简单梳理一下,算是快速记忆的一个小复盘,更重要的是运用到办案中。
课程分为五大部分,你看是不是刑辩律师非常关键的能力。
1.无罪辩护与罪轻辩护的策略选择
这对刑辩律师来说,看起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在个案辩护策略的制定上,并不能轻易选定。
李扬老师主要做无罪辩护的案子,我跟她的情况类似,无罪辩护的比较多。所以课程对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。
在无罪和罪轻辩护上,不少人纠结于当事人的态度,有的当事人态度不明,既想要一个相对轻的量刑,又想律师能好好搏一把——万一无罪辩护成功,就能拿到巨大利益。
就我所遇到的当事人和家属来说,除了这个可能很快要拿到无罪结果的之外,很少有李扬老师的当事人那么坚定的,家属的配合度也不够,这就导致无罪辩护极为困难。
而我一旦认定一个人是被冤枉的,又总是有执念,总想为他争取最大利益。这就让我的辩护显得有些孤单。有个家属说,我一个人在跟整个司法系统对抗,他佩服,心疼,却没办法帮当事人做好配合。当然作为家属,他的配合度也不太够。
这是我的现实困难。
今天听老师讲,她会先问当事人和家属的诉求,如果家属只是希望一个罪轻辩护,那就不要自己去冒无罪的巨大风险。因为结果不由律师掌控,面对现实,无罪判决又实在太难。
还有一点,律师始终是服务者,服务对象的诉求应该被尊重。
辩护策略,不仅仅是专业和技术,更是家属和当事人与律师全方位的配合,如果确实配合不好,无罪辩护未必是好策略。
辩护人需要更理性,更客观,更全面地评估影响案件的所有因素,不能只凭一腔热血。辩护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一段不短时间的并肩作战,不是律师的单枪匹马。这一点,我深有体会。以后选择辩护策略,会更慎重。
2.法庭辩护与庭前会议的呼应技巧
这里李扬老师讲了很多实战技巧,她说几乎从不主动申请召开庭前会议,庭前会议前、中、后,所做的工作,思路的配合与延展,战术中一点一滴的铺垫和层层递进,不露声色中,为庭审埋下伏笔,留下痕迹。
这部分听下来,最大的感受——谋略。
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隅。
如果在庭前会议上只把注意力放在要解决的程序性问题上,甚至把所有程序问题都事无巨细地一一指出,并强力争取,也未必是好的辩护。
庭前会议是为庭审服务的,庭审是为目标服务的。
或者说,庭前会议是服务目标的一个前奏,怎么打好前奏,为庭审的顺利开展,以及律师更好地掌握庭审主动权打下基础。
前呼后应,一以贯之。
3.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呈现逻辑
法庭是辩护人的主战场,如何让庭前会议的铺垫发挥效应,是否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发问,如何在质证时,保证法官听的懂,听的进,李扬老师讲了几个原则:
一是利他性原则。她把这个作为第一原则,贯穿辩护的始终。
所谓的利他,不是让你的辩护方便法官按照他的意思判案,而是时时处处从法官的角度考虑问题,思忖,揣摩,换位思考,法官到底是怎么想的,辩护人如何发问,如何质证和辩论,才能吸引法官的注意力,让他愿意听,还能让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服自己——形成内心确信——被告人确实被冤枉了。
辩护,是一个帮助法官说服自己的过程。
二是统一性原则。就是说,辩护观点要一以贯之,不能在发问和举证、质证上各行其是。比如不能前面围绕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展开,后面法庭辩论却讲的是罪轻。前后自相矛盾的辩护,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当然,论点、论据、论证和结论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,徐徐展开,但所有的过程都围绕同一个目标,不能偏离,更不能自相矛盾。
三是讲理性原则。不能说没有依据的话,不能做没有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持的事儿。
这是专业性的需要,也是保护律师自己的需要。
4.法庭辩护观点的取舍与排序
一个案件往往不止一个辩点,还可能有一堆辩点,如何取舍和排序?又是考验智慧的时候。
我们的看法不谋而合。一定是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,不能事无巨细,面面俱到,不然就会冲淡核心辩点的分量,不利于目标的实现。
这里李扬老师仍然强调要坚持“利他性”原则——律师的关键与核心和法官真正关注的点往往不一致。在取舍辩护观点的时候,一定要站在法官的角度思考,阻碍他判无罪的最困难的点是什么,而不是律师认为是什么。
法官往往更关注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,而律师更关注法律效果。如果律师不能坚持利他性原则,不能换位法官角度去取舍,就容易出现,辩护看起来很精彩,但是从法官的角度却成了“表演”。
常常听律师抱怨,辩的再好,人家法官也不听啊。
跟李扬老师学习一段时候之后,我的观点发生变化,既然法官不采纳,更大的可能是律师没能说服法官,是律师对法官的思维不清,对他关注的点没有有效回应。如果不被情绪蒙蔽双眼,我们刑辩律师可以做的更好。
着眼于解决问题,而不是抱怨。这是我从李扬老师这里受到的启发。
排序,每个案子都不同,每个律师的风格不同,只是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来确定自己的标准。
今天跟朋友聊天,还在说这个话题:做刑事辩护一定要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,不然很难做好。
所以,我跟儿子开玩笑说,以后如果做刑事辩护,请先把数学学好。
5.法庭辩护常见误区
这里简单列举李扬老师提到的几个误区,看看你有没有中招:
一是质证阶段发表辩护观点。
二是滥用非法证据排除。
三是过早暴露核心辩点。
四是用叙述事实代替辩护观点。
课程最后,一个90后的姑娘问,怎样才能在10年之后,成为李扬老师这样的人?
李扬老师说,她现在还在坚持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。
我们不需要另辟蹊径,只要听话照做,再做一个好学生,把对专业的敬畏,对技术的敬畏,对生命的敬畏,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,很多问题迎刃而解。
愿每一个刑辩人都更专业,更坚定,更智慧,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利益。
愿——天下无冤!